罗定市人民检察院事迹材料
位于广东西部,西江之南的罗定市人民检察院,在罗定百越之地的人文和长岗坡渡槽精神的浸润下,自1978年恢复重建以来,历经42年沧桑,先后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检察院”“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广东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2016年以来,该院在当地党委和上级检察院的正确领导下,以“争当全省山区基层检察院排头兵、争当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为目标,努力打造“忠诚、精勤、文明、担当”罗检,取得显著成效,共15个集体、30名个人受到表彰,每年工作报告均获人代会全票通过。2017年11月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议指导委员会评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
一、坚持政治建设首位导向,夯实党建根基,打造“忠诚”罗检。一是持续抓好政治建设。该院扎实推进模范机关建设,每季度定期召开党组会专题部署党建工作,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干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坚决维护”。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每年开展1次全面自查,彻底肃清各种流毒影响,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二是持续强化思想建设。制定机关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施细则,全面推行政治学习常态化制度,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每月召开2次政治学习专题会,不断加强理论武装。坚持党管意识原则,制定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制度,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了检察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三是持续加强作风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制定党组及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和反腐败工作抓早抓小工作实施办法,突出抓好纪检监察和检务督察工作,该院近十七年来没有发生违法违纪情况。
二、全面落实司改任务,着力检察业务均衡发展,打造“精勤”罗检。一是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顺利完成检察人员分类管理,科学组建检察官办案组织20个,把司法责任制压实到每个案件承办人。职业保障制度、人财物统一管理等改革基本落实,内设机构改革有序推进,司改红利初步兑现,干警积极性明显提升。二是打基础塑造一流业绩。围绕“三大攻坚战”、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立足检察职能,推进业务建设。2016年以来共批捕1626件2399人,提起公诉1798件2545人。监督侦查机关立案27件,纠正漏捕70人,纠正漏罪漏犯67人,对法院一审判决提起抗诉6件。办理民事行政检察案件88件,公益诉讼案件26件,刑事执行检察案件368件。该院检察业务连续十二年位居云浮市基层院排头兵,2020年1月被罗定市委评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三是转理念提供优质服务。建立法律业务咨询、控告申诉接待、案件受理等便民服务机制。实现远程视频接访派驻镇街检察室与该院机关对接,实现“服务多跨一步、信访少走千里”。四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91件586人,全部妥善处理,保持涉检进京非正常访连续十三年“零记录”,该院控申部门、案件管理部门被评为云浮市“巾帼示范岗”。
三、坚持素质强检,营造高尚文化氛围,打造“文明”罗检。一是实施人才素能全面提升战略。着力打造干警素能提升平台,创造性建立刑事检察、司法行政检察人才换岗轮训工作机制,全面培养一岗多能综合性人才,使15名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走进中层领导干部队伍。每年组织检察人员培训不少于90学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学理论、司法解释、检察实务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使干警职业素能得到较大提升。二是打造罗检特色文化。确立“格物致知.中正平和”的院训,培育“理念、学习、和谐、创新、廉政”五大特色文化。创建检察内刊《罗定检察》,升级改造了院史陈列室、文化墙,打造了党员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道德讲堂“三合一”的党员教育基地。每年组织干警开展工会体育运动会、新春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凝聚提振了新时代检察队伍精气神。该院编排的舞蹈《展翅》荣获省妇联举办的“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活动舞蹈组二等奖。
四、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综合治理,打造“担当”罗检。一是积极投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派出6名干警到一线路段参与设卡检查。组织全院干警每天分批深入“微网格”开展疫情防控,累计派员500人次,派发宣传资料5000余份,为罗定保持零感染作出了积极贡献。二是积极参与社会管理。落实“一号检察建议”,向全市34所中学派出34名检察官担任法制副校长,全面开展“法治进校园”、“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积极参与综合治理,组织参加罗定“双创”、综治维稳、交通执勤等活动800余人次,在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认真履行挂钩帮扶责任。选派综合素质强的干警到该市附城街道同仁村任第一书记,顺利摘除其“软弱涣散村”帽子。与该市太平镇丽塘村建立帮扶共建关系,对口帮扶87户208人,协调申请232.66万元帮扶资金,开展帮扶项目19个,均取得良好效果。目前,该村精准扶贫户均符合相对贫困人口退出标准,脱贫任务达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