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交通肇事后逃逸,严惩!
发布时间 : 2021-09-26 10:10
来源 : 罗定市人民检察院
浏览次数 : 2242 【字体:
背景颜色:
分享到:

【罗检说法】交通肇事后逃逸,严惩!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小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在道路上行驶的过程中,广大司机朋友要谨记“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若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将可能面临刑事追责。如果心存侥幸,肇事后逃逸,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基本案情

202088509分许,梁某某未持有有效机动车驾驶证,驾驶闽J*****号小型轿车搭载李某某从外地行驶至我市G324线某镇某路段时,与莫某某驾驶的无号自行车发生碰撞,造成莫某某受伤经送院抢救无效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后,梁某某驾驶肇事车辆逃离现场。经交警部门现场勘查及调查,认定梁某某负该事故的全部责任。

我院以梁某某涉嫌交通肇事罪向罗定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罗定市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认定梁某某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检察官说法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本案中梁某某无有效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致一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负事故全部责任,且在交通肇事后逃逸,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法定刑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鉴于梁某某有自首情节,其近亲属已代为赔偿被害人近亲属部分经济损失,依法可以从轻、减轻处罚;自愿认罪认罚,可以从宽处理,故法院作出了上述判决。

检察官温馨提示

逃逸不能逃避法律追究,反而会带来更严厉的法律处罚。

1.逃逸是交通肇事罪的加重处罚情节,法定刑由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升格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法定刑为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肇事者逃逸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将被公安交警部门处以“终生禁驾”处罚。

2.行为人违反有关交通法规,即使未造成严重后果、不构成犯罪的,其逃逸行为也将作为行政处罚的从重情节。

3.另外,“逃逸”被很多保险公司列为免责条款,在商业第三者责任险范围内拒赔。

道路交通无小事,为了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请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安全出行。如不慎发生交通事故,应立即报警,保护现场,积极对伤者进行救助,尽最大可能防止损失的扩大,接受并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尽力对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进行赔偿、争取获得谅解。

法律链接

1. 交通肇事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 交通肇事罪的立案标准

最高法《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的,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第七条  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具有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论处。

3. 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最高法《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  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4.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政处罚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供稿:第一检察部

核稿:综合业务部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c) 罗定市检察院 ,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镜象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 罗定市检察院  承办单位: 罗定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罗定市检察院 制作和维护   
ICP备案: 粤ICP备09004295号    网站标识码:4453810038    公安备案: 粤公网安备 44538102000008号